您现在的位置:

央行开年“悄悄”加息,哪些行业将受影响

2017年02月09日 编辑:苏湘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小编发现,当自己还受假期综合症困扰时,在2月3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央行就忙不迭地干活了,上调了7天、14天、28天的市场逆回购利率,同时又上调了SLF利率。看来央行也准备在2017年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对于央行调高逆回购利率和SLF利率,有经济学家说实际上是变相加息;而中国人民银行人士忙出来反驳说:“不是!不是!”那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逆回购利率和SLF利率究竟是个啥?

  小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两个概念:SLF利率,即是金融机构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向中央银行申请“一对一”交易的常备借贷便利;逆回购可以理解为央行的资金融出。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最近几年央行逐渐放开了银行存贷款利率管制,同时继续公布基准利率作为银行利率的参考。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存款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里“脱媒”,央行开始通过观测和调控银行间市场利率来调节基础货币供给,最终采用7天回购利率来调控银行间的借贷成本。在2013年到2014年初的钱荒之后,央行开始完善利率走廊机制,用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作为走廊下限、并将SLF利率作为走廊上限,7天回购利率由此成为准政策利率。

  那么问题来了,提高 SLF利率和逆回购利率是加息吗?

  正方观点:是真加息不是假加息,也不是变相加息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转轨过程中,并存在两种加(降)息方式:一条是传统的央行直接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另一条是央行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政策利率来影响存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未来新货币政策框架的目标和工具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目标和工具,央行直接调整存贷款利率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转向调整公开市场政策利率为主。因此,上调货币市场利率是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加息,是真加息不是假加息,也不是变相加息。

  任泽平进一步解释:

  2016年8月底,重启14天逆回购,随后又重启28天逆回购,加大MLF操作力度,相当于隐性加息,标志着货币政策从中性转向偏紧;2017年1月央行正式上调MLF半年和一年期利率,标志着加息从隐性转向显性;2月3日,央行再次对逆回购和SLF利率上调,标志着短端和长端利率已经全面上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6年8月中旬的2.64%低点上升到目前的3.42%,加息信号进一步明确,至此央行已经事实上加息;2月7日央行连续多日暂停逆回购,同时据媒体报导,央行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控制2月份信贷规模,货币政策在价和量上均开始收紧。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毫无疑问,通过上调逆回购利率和SLF利率,本质上能够起到加息的作用,所以,将央行的举动视为一次实质性的加息并没有什么错。

  反方观点:非“央行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中标利率的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结果,由市场决定,并非“央行加息”。此次中标利率上行反映了去年9月份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行的走势,与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存在较大差别。

  【齐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这次央行上调逆回购利率,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加息,故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今年的政策核心要点是守住两条底线,一是稳增长,二是防风险,连续加息会导致资产泡沫的破灭,从而触发系统性风险,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只是提“去杠杆”,没有提“去泡沫”。

  为何在节后第一天“加息”?

  央行节后匆忙加息是受国内经济基本面转好支持?原因恐怕不在于此。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此次“变相加息”的原因在于中央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决心。

  【李迅雷】:节后上班第一天央行就变相加息,无非想给市场传递货币政策从“偏宽松”回归中性的明确信号,也表明在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方面的认识更加一致。同时,趁着特朗普还没有来得及向中国摊牌,先表明中国控制货币超发、稳定汇率的态度。

  李迅雷认为,这次加息是为了防止本币贬值,逻辑上似乎成立,但从选时看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年初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人民币已升值不少,没有太大必要通过加息来稳定汇率。所以,没有必要将央行此举解读为货币紧缩政策的开端。

  【任泽平】:为什么加息?我们认为政策目标是为了防风险和去杠杆。2016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10月政治局会议强调“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政策基调从稳增长转向防风险和促改革。2016年下半年以来债市去杠杆、房地产调控、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宏观审慎评估、险资监管新规等主要是落实防风险去杠杆的政策导向。同时,2016年初以来经济L型企稳、通胀预期升温、房价暴涨等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2017年会进入加息周期吗?

  既然此次“变相加息”象征意义高于实际意义,那么在2017年央行还会进行实质性的加息吗?

  【李迅雷】:今年是否会出现传统意义的加息,更多取决于今年经济几个关键指标:首先是汇率,如刚刚公布的1月份外汇储备数据,环比下降123亿美元,降幅继续收窄,这或与美元指数走弱有关,若本币贬值压力不大,即便美元加息,也不会成为国内需要加息的原因;其次是GDP走势,国内经济依然存在下行压力;第三是通胀,我认为2017年通胀的可能性不大,故不需要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就目前来看,贬值、通胀和经济上行这三大压力或趋势都不明显,故短期内加息的概率不大。

  【任泽平】:由于当前的政策目标是防风险和去杠杆,而不是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胀,是指向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新兴保险等金融领域的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而不是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消费、出口等实体经济领域,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资金“脱虚入实”。同时,考虑到目前经济企稳基础不牢、地产汽车已经回调、通胀整体温和,央行尚不具备大幅调高存贷款利率的条件和诉求,除非经济或通胀形势出现超预期发展。

  加息既成,房价难跌

  那么,哪些行业需要小心加息的影响呢?

  【任泽平】:加息对债市的影响最直接,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能最大。在加息周期下,高杠杆和利率敏感性部门将受到较大冲击,比如债市、房地产、房地产链上的周期性行业、航空等。加息对低杠杆和利率中性部门受影响较小,比如农业、食品饮料、医药、电力、公路铁路运输等。

  据海通宏观统计,中国居民房贷杠杆率已经从2011年的17.3%一路上行至2016年上半年的56.5%。银行加息对房地产影响直接,那么此次加息会起到拉低房价的作用吗?

  【任泽平】: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资金价格大幅上行的背景下,其必然寻求将负债成本转嫁至资产端,以维持净息差的稳定。考虑到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相对较低(较一般贷款低约90个bp),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负债端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将上调房贷利率。考虑到信贷利率调整的滞后性(一般为3~6个月),我们认为房贷利率的调整或将在二季度逐步展开。

  【李迅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即不要大跌,就是不要刺破泡沫,故今年房价要跌非常难。

  • 融创中国
  • 龙湖地产
  • 恒大集团
  • 万科地产
  • 华润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