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预制住宅”技术面临无处应用窘境

2015年08月17日 编辑:张琳卿 来源:南京日报
分享到:

  在近日举行的江苏建筑产业现代化论坛上,主办方展示了一栋“3D打印”的模块新材料别墅。两层小楼在3个小时内就搭建完工,建造效率如此之高,奥妙在于房屋的“零部件”门窗、墙面、底板、屋顶等,全部在车间生产线上制造,运到现场组装即可。如此“搭积木”一样的建筑方法,能否在普通建筑上应用?记者了解到,受到验收标准、开发模式、价格成本等诸多难题制约,南京目前仅有零星几个预制住宅楼,且基本属于实验性质。

  优势:

  减少工地扬尘,无需“二次验房”

  “从技术上说,普通建筑的内外墙体、楼板、顶板等,都可以预制,相关生产企业也有很多。”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董年才告诉记者,目前,中南已经投资建设了生产线,从实验和施工情况来看,建筑的内外墙包括承重墙等,都可以事先在生产线上提前做好,到了现场直接吊装“拼”在主体框架上。

  采用预制装配技术盖房子有哪些好处?业内专家介绍,除了提高施工效率外,还可以避免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减少手工作业带来的质量差别。“现在买房人拿到房子,都要二次验房,检查有无空洞、渗水等”,专家表示,采取生产线标准化生产,每面墙体在出厂前都要经检验拿到合格证,从而避免后期“返工”。

  现状:

  推广不尽如人意,南京仅有零星几栋

  尽管预制住宅有种种优势,但实际推广却不尽如人意。记者了解到,2012年,万科在上坊保障房片区以预装配模式搭建了一栋15层高的住宅楼,是目前国内最高的预制装配建筑。

  “像万科这样的预制建筑,全国不会超过100栋。”东南大学建筑工业化住宅及建筑工业化研究所所长张宏教授认为,预装配技术难应用,与现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有一定关系。从建筑结构强度来说,现场浇筑混凝土由于其整体成型、一步到位,当然最为牢固,因此,现有的建筑一个重要验收标准就是现浇混凝土标准。“这就导致许多施工企业采用预制件以后,现场施工还要往这个标准上靠,预制件组装后,还是要添加钢筋、现浇水泥,还不如一次浇筑来得省事。”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继万科所建预制住宅后,两年多来,南京类似预制住宅只有零星几栋,多数还是实验性质。

  思考:

  应在中低层住宅开发上“找空间”

  相关政府部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住宅楼建筑的主流模式是开发商主导,开发企业给定承包总价后,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选择建材,当然是在同等质量中选择低价者,这也就把价格相对较高的预制零部件排除在外。

  “产业规模上不去,价格当然下不来。”远大住宅工业(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平介绍,他们企业既有开发公司,也有生产预制件企业,目前正计划在南京实施项目,用自己生产的零部件“拼装”住宅楼。但是她承认,也只能是“自产自销”,要大规模进入其他住宅项目的建材招标采购,“市场很难打开”。

  为何不能制定一套预制住宅相关标准体系加以推广?对此,张宏认为,这与目前住宅建筑普遍“高层化”有关。建筑达到一定高度,结构安全就有特殊要求,只能按照“现浇混凝土”这一“最硬”标准来。“事实上,国外预制住宅之所以普遍,因为住房大多数是中低层建筑。中低层住宅采用预装配技术效果最好,而在高层建筑上追求高预制率,既不科学,也无必要。”

  “住宅是不是越高越好,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一位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别墅用地被严格限制的情况下,推广预装配住宅,实际上是怎样用新的理念、模式去开发规模化的中低层住宅,这需要企业的技术创新,也需要政府部门在新城镇建设、危旧房改造等领域为预装配住宅提供更大空间。”

  

  • 融创中国
  • 龙湖地产
  • 恒大集团
  • 万科地产
  • 华润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