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观点意见:中国经济的更大隐忧在于楼市疲弱

2015年10月12日 编辑:张琳卿 来源:观点地产网(广州)
分享到:

  部分人或会对北京致力托市的方法和程度不以为然。这同样不应教人意外,历史每每显示:每个政府倘在其能力范围内,都会竭力救市。中国政府也许有更多可用的工具,因而用之。

  某程度上,股市大幅波动难免损害当地经济,但在绝大部分历史案例中后者均能复苏,中国经济亦将如是。毕竟,北京政府不仅拥有多种途径可救市,亦有许多方法可刺激增长。诚然,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开放,难以预测北京可保持这个操控权多久,但就现时而言,彼会竭尽全力复苏经济。

   倘最近引导大量民间资金进入股市的“实验”是为了刺激经济,那是适得其反。此次股灾的无心之得,无疑是让官员学懂何事不该沾手,这应有助他们下趟处理得更为妥善。

  另有一个原因,令今次跌市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损害没有其他地方那么大,就是中国股市与基本经济的关联性较西方国家为小。中国资本市场有一大部分是与大型国有企业有关;彼等在各自的行业里拥有垄断权或专营权,许多都是财雄势大,其赚钱能力与股市状况无大相干。

  再者,与一年前或2015年年初相比,今天的中国股市指数仍远远较高。然而,那些近期在股票市场中亏本的股民难免会减少消费。

  也许经济的更大隐忧在于楼市疲弱。房地产活动与整体经济约有20%相关。过去人人争建楼房,经济遂水涨船高;如今情况逆转,带来的影响亦然。本人过去曾论述此项隐忧,今天其影响更日益显着。这解释了为何全国的贷款需求尽皆疲弱。随着经济活动放缓,创造就业的机会亦减少,这些迹象均令人忧心。

  此必为政府竭尽所能刺激经济的原因。放松银根的旧板斧已不敷应用。基础材料和产能的供应过剩已经出现。

  需求方面,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欧洲没有增长。美国经济较好,但这市场对于中国来说有三个问题。首先,经历几年薪金的急剧增长,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成本价格差距已收窄。再者,美国拥有如机械人、立体打印和廉价页岩气能源供应等科技优势,可让美国再次成为制造业大国,好比1950╱60年代的情况,并可能减少对大部分入口货品的需求。第三,丑陋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其口号是:“购买美国货!”。

  消费是出口以外的第二个经济引擎。市民的消费比从前谨慎,部分原因是楼价停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唯一历久不衰的方法是增加公共投资,但此举亦有局限性。打造新举措是必然之举,但这殊不容易。

  政府在这方面有两项尝试:鼓励年轻人创业,以及推动称为“一带一路”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彼等带来的短期效益是否足以振兴经济,令人怀疑。

  因此,最近的股灾本身也许并非如斯严重,令人最忧心的是那些更根本的问题。我们难以预见新的经济引擎将会是什么。此乃为何本人未能预见我们的购物商场业务可以快速复苏。

 

  • 融创中国
  • 龙湖地产
  • 恒大集团
  • 万科地产
  • 华润置地